每当谈起以小见大这种手法,总觉得它是一种很常见的写作方法,但鲜少有人能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我所认识的作家里,作品多以非典型人物来反映一个大环境的,老舍先生算是其中佼佼者。他尤其擅长以小人物的平常生活来反映社会现状,其语言雅俗共赏,是位真正的“人民艺术家”。
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老舍先生的话剧《茶馆》。
曾经有看过话剧,剧情深入人心,将那种沉重与压抑表现得淋漓尽致。祭奠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?命运是不是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非要把人往死路上逼?最近偶然又读了一遍剧本,觉得文字和画面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,原来不光是几个主要的人物,在这群魔乱舞的时代,每个人都没有也不会有生存的机会,这是一场旧社会的“无人生还”。
王利发:一个圆滑老练的生意人,谨小慎微地想要守好自己的茶馆,他总觉得“多说好话,多请安,讨人人的喜欢,就不会出大茬子”,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心地不坏,也懂得这世道不能有一副好心肠,似乎深谙生存之道。
他对社会固然是有不满的,但他将这种不满压在心底,想要本本分分活下去,这点愿望上天尚且不能满足,面对各种势力的欺压,他不断说好话,点头哈腰出钱打点,他总在改良,改良改良,越改越凉,改到最后也没守住祖传的茶馆,三尺白绫了此余生。
常四爷:这是个没有争议的正面人物,他是旗人,但他依然对腐败的大清国不满,一句“大清国要完”让他锒铛入狱,出狱后参加义和团、卖菜为生,依旧活的一身正气。
有人说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、懒惰,而是来自落伍的观念,这点我很赞同,他的观念老旧,以为凭着一腔爱国之情就能说句公道话,就能破开这重重的阴霾,却低估了社会的黑暗,即使他刚直不阿,也不能靠蛮力去打赢这场仗。
秦仲义:和常四爷不同,这个人懂得变通,他有资本,愿意为国家效力,想要实业兴国,甚至看不起常四爷施舍给别人的一碗烂肉面,世界上这么多人他是救济不过来的,但他觉得他可以拯救这个国家。
然而事实呢?耗费了光阴浪费了金钱到头来一无所有。“应当劝告大家,有钱哪,就该吃喝嫖赌,胡作非为,可千万别干好事!”他真的是这么想的吗?不,他只是被社会的黑暗伤的太深,疲惫了、绝望了,想要借着这种自暴自弃来获得一点慰藉。
除此之外,胆小懦弱的松二爷被活活饿死、做满汉全席的大厨卖了吃饭的家伙去监狱里蒸窝窝头、说媒拉纤的刘麻子到头来被人卖了性命、如日中天的庞太监也没过几年好日子……
好人、坏人、有权的、有钱的、有本事的、一无所有的……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,这社会就是个活人地狱,它偏爱绝望的哀嚎。
剧终有这样一段描写:
王掌柜死后,傻杨再上,见小丁宝正在落泪:
小姑娘,别这样,黑到头儿天会亮。
小姑娘,别发愁,西山的泉水向东流。
苦水去,甜水来,谁也不再做奴才。
我觉得这个结局实在是设置的巧妙,我想过这是一出悲剧,却未曾想过会有这样惨烈的结局,捡上几把纸钱为自己洒上,再与这冰冷的世界永远诀别,为这吃人的社会泣血而歌。我们这代人受够了卑躬屈膝的活着,过够了不见光明的日子,流完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鲜血。
余光中先生有句诗:“敢在时间里自焚,必在永恒里结晶。”
三个人埋葬的不仅仅是自己,还有这个黑暗时代。
在半封建、半殖民地的中国,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下去,但社会阶层矛盾冲突如此尖锐,已经没有人能在这激烈的冲突中独善其身,社会的命运已然注定,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,旧社会的覆灭已成必然,没有人能阻止。
冯骥才说过;“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,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,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。”
《茶馆》中形形色色的人,他们渺小而又与这社会息息相关,这一代人或许活的痛苦狼狈,却也是他们推翻了旧格局带来了新希望,而造成这一改变的不是别人,正是在绝望中求生的每一个普通人。
他们的悲剧让世人清醒,人类最独特的一点在于越是绝望,他们越能创造奇迹,环境能逼死一个人,却无法强求一群人,《茶馆》中其实暗藏新生,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也未尝不是在警醒世人。
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前进,每一段起伏的轨迹埋葬着无数人的英灵,铭记那些腐朽落后,明白社会进步的必然性,压迫与剥削终将湮没在时间的洪流中。